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慈善 • 责任 > 慈善
中国农科院作科所联合阿里公益试点“田间课堂” 培养科技“新农人”
2022-06-21   公益中国网
       公益中国网讯 近日,由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阿里公益联合发起的“田间课堂”启动会在河北省巨鹿县西郭城镇南盐池村举行,当地的种粮大户宋立鹏在作科所专家的指导下,将新培育的“中玉303”、“中单153”、“中单1109”和“中单1112”等玉米新品种播种在50亩示范田,未来专家们还将通过线上、线下授课和田间地头实地指导农户,预计10月成熟收获后,每亩可增收200斤。如果试验成功,未来将会复制到该县30多万亩大田作物。

       据了解,像这样的农业科普活动将在阿里公益重点支持的河北巨鹿、张北、江西寻乌、陕西清涧、湖南永顺、山西平顺等6个县域陆续展开,首批培养的新农人预计将有数百人,作物类型也将涵盖水稻、玉米、燕麦等不同种类。



【图说:巨鹿南盐池村播种玉米新种子试验田】

       “目前我们种的玉米种子还是2000年经河北审审定的老品种‘郑单958’”这次参与试验的宋立鹏是一位80后新农人。他告诉记者,虽然他们也想学习、使用最新的品种和技术,但一直没有可靠的渠道获取新的知识,所以也不敢去尝试新的技术。

       据中国农科院作科所董志强研究员介绍,在广大农村,由于作物种植产业效益低,农民期盼着应用优质高产新品种和轻简化高效生产新技术,希望作物稳产高产,获得较高的生产收益。在巨鹿种植的玉米品种“郑单958”是2000年通过山东、河南、河北三省和国家审定,2020年仍然是我国推广面积第一大玉米品种。20年过去了,科学家以郑单958为对照品种,培育了一系列优质高产优良品种,并研发了系列轻简化、高效生产新技术,亟待经营主体更新理念,选择适宜的玉米新品种、新技术,切实发挥优良品种和高产稳产新技术在粮食增产、农业增效中的核心作用。“中国农民正在经历两代人的转变,从80岁到80后,他们更愿意接受新的理念和知识。”

       “除了提供农业专业培训,我们希望通过和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的合作,把把新的科技理念带给老乡们,通过在线上、线下培训和实地展示学习农业技术,不断升级更新,培养更多懂科技、用科技的80后新农人,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阿里公益“田间课堂”项目负责人许芳说。

       据悉,为了保障项目的开展和未来的科技普及,阿里公益向重点帮扶的县域派遣的乡村特派员们除了完成组织培训、征集新农人等日常工作外,还主动学习了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的驾驶技术以及种子的栽培技术,真正地和老乡们一起在田间地头开展农业的现代化。



【图说:清涧乡村特派员学习使用拖拉机】

       去年,阿里巴巴宣布实施面向乡村振兴的“热土计划”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中国农科院农业发展基金会、阿里巴巴达摩院共同发起了“智慧育种公益项目”,意在打造和培养一支专业化的智慧育种人才队伍,为加快培育作物新品种提供重要技术支撑,助力国家打赢“种业翻身仗”。而这次阿里公益与中国农科院作科所的“田间课堂”项目就是“智慧育种”项目的延展,不仅在科研层面推动农业技术发展,更要在田间地头,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去培养“新农人”来学习和应用新的技术和新产品。

(CNFE01118)
【免责声明】1.本网站所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站不对其版权负责。如果发现有侵犯您知识产权的文章请与本网站取得联系,以便修改或删除;2.本网站所载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