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商学院
揭秘西湖大学:新型在何处?哪些点最值得关注?
2018-04-04   来源:央广网

  《新闻1+1》2018年4月3日完成台本

  ——西湖大学,新型在何处?

  (节目导视)

  解说:

  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非营利性的西湖大学,今天开工建设。

  西湖大学筹办委员会主任 施一公:

  我想今天之后西湖大学就真正进入全面建设和发展的阶段。

  解说:

  从博士教育起步,适时开展本科教育,在校生规模不超过5000人。

  施一公:

  西湖大学我们尊崇小而精、高起点、研究型。

  解说:

  五年亚洲一流,十五年世界一流。

  新闻1+1今日关注:西湖大学,新型在何处?

  主持人 董倩:

  晚上好,欢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闻1+1》。

  近来一段时间,各大城市想尽办法在争夺人才,今天我们关注的西湖大学的成立,同样跟人才密切相关。那么今天开始施工建设的西湖大学,到底哪些点是最值得关注的,我们先来关注一下今天它的施工的仪式。

  (短片一)

  西湖大学筹办委员会主任 代校长 施一公:

  今天,浙江省委省政府在西湖大学建设项目现场,隆重举行全省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这是西湖大学创建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标志着西湖大学,进入全面建设发展的快车道,幸福是靠奋斗得来的。以新校区建设工程启动为起点,未来西湖大学一定砥砺前行。以不忘初心、无问西东的务实态度,以国际化的办学理念,努力探索创新办学机制体制,争取早日建成一所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水平的新型研究型大学。

  董倩:

  施一公教授本来是一名国内外都知名的学者,现在他是西湖大学的代校长,那么这位代校长总结出来西湖大学的特色就是要创新办学的体制和机制,要把西湖大学办成一个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新型研究型的大学,就在开工仪式结束以后,施校长接受了本台记者的采访,我们先听一下。

  (短片二)

  记者:

  施校长,我还想知道您的西湖大学跟其他学校相比其实是不太一样,像这样的话,您觉得我们通过这种社会办法来办的学校,跟其他的学校相比,会有什么样的优势呢?

  施一公:

  施工大学是校董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大学的发展、大学的今后的重大变化,包括校长的聘任副校长的聘任等等,按照章程都是由校董会最后来决策。因为西湖大学是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所以西湖大学的机制会灵活,因为它小而精,因为它国际化所以说我们特别适合探索新的机制,包括人才培养机制,科学研究系统里边的一些机制,包括探索学校现代大学管理的机制,包括大学持续发展的机制,包括科技转化、服务社会的机制,包括我觉得就是大学如何提高效率,让我们的教师、让我们的师资专心学术,行政如何职业化的机制等等。

  我想这些机制,都需要在一个大环境里,进行有益的探索,我想我们这种现代办学的模式,理念和出发点,允许我们有比较灵活的机制,去进行各种有益的探索。而如果探索成功的话,我相信也会对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参考依据。

  (电话连线)

  董倩:

  好了,我们听了施一公校长刚才说的这番话,西湖大学想进行的在教育改革方面的探索,应该说是相当不少的。那么怎么看,接下来我们来连线一位专家,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袁振国。

  董倩:

  袁主任首先我想听听您的看法,就是听完了施校长所说的,他们想在体制机制方面的创新,您怎么看?另外如果这些创新能够实现的话,将给我们国家的高校体制的改革,会带来什么样的好处?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袁振国:

  你好,我今天听到这个消息也很振奋。我的第一个反应感觉就是千呼万唤使出来,我们现在国家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没有什么再多的可以去模仿了,需要靠创新驱动。中国的高等教育也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要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关键的是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的创新。那么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讲到了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动中国教育的发展,这个当中人才培养模式、人才教育模式的创新,被作为第一项重要的改革。

  那么今天我看到了西湖大学正在成立的消息,他们,施一公教授也讲到了它最大的体制机制的优势就是灵活。也就是说,能够比较多的去除行政化的色彩,能够根据我们现在学校办学的规律,能够根据学生成长的规律,特别是去除中国这种长期存在的比较标准化的培养特点,能够因材施教。特别是让那些创新人才能够脱颖而出,让那些有各种各样的优势特色的学生,能够有比较好的发展。

  董倩:

  袁主任,其实大家更关注今天西湖大学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它是一个,由企业家出钱来,主要由企业家出钱来办的大学,有句话叫钱会说话,就是你花谁的钱,恐怕就要听人家这个,他们的意图是什么。比如说社会上就有一种担心,那如果是企业家出钱的话,未来会不会这所大学就在给这些企业定向培养人才。你比如说我们看到经费的来源,你看六位创始捐赠人:王东辉、王健林、邓锋、葛航、黄昌华、马化腾,这里面有很多熟悉的名字,您担心吗?

  袁教授:

  这个事情我不是特别担心,因为我看到了这些捐助人都是有教育情怀的,都是对现代这个时代用捐助的方式,来支持一所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平大学的建设的这样一种,出自内心的这样一种支持的决心。作为一个这样的受各种捐助的大学,它为这些企业培养他们所需要的创造性的人才,也是它的职责之一。这个没有什么可以非议的,但是它们不会把他们企业的利益,要强大到这样一个新型大学生身上,我是充满信心的。

  董倩:

  好的,袁主任稍候我们会有更多的问题给您。

  好了,接下来我们再关注一下施一公,我老想管他叫施一公教授,现在是施一公校长。施一公校长也给这个学校制定了一个时间表,我们来看一下。到了五年之后,那么这个学校要教师的科研水平要比肩东京大学、清华北大等知名的学府。到了15年后,在各项指标上和加州理工大学媲美,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好的大学。

  那么这样的一个时间表,应该说倒计时的话也是非常的紧凑的。那么怎么看这个目标能不能如期实现,我们再来听施一公校长怎么回答记者的提问。

  (短片三)

  记者:

  您在讲话当中就说过了,说我们这个西湖大学会在一个快速踏步前进的过程当中,就能够赶超、超越,那这个和教育规律上来讲,有一个什么样的解释呢?

  施一公:

  好,从文化角度来讲,西湖大学会有很长的路要走,它一定不会一蹴而就,一定不会说三年五年就在西湖大学的历史上,就会怎么怎么样。但是西湖大学大家不要忘了,是一所新型的、研究型大学。我们做研究型大学的一个特点,就是一开始以培养博士研究生为主,我相信在他五年以后,等他能达到博士学位的时候,他的博士论文就是一篇世界级的学术成果,我想西湖大学的心和西湖大学的立意也在此,我们希望用比较短的时间,在前沿、基础研究,在最尖端的科学研究领域,创造一个奇迹。

  我们想在这个过程中自然会培养出,自然会创建出一个非常新、非常适合中国国情和世界发展趋势的新的文化,这个文化我觉得是对我们国家高等教育的一个有益的补充,是一个有益的探索。

  (电话连线)

  董倩:

  严谨如施一公校长也说这样的一个目标,是他设想能够创造出来的一个奇迹。那么接下来,我们继续连线袁主任。袁主任您怎么看待施一公校长所说的这样的一个目标是一个奇迹,您觉得能不能如期的实现?

  我觉得这个目标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实际上他也说了他的标准是逼出来的博士生写的论文,能够在世界上达到先进水平,跟这些学校相比毫不逊色。从现在的学术发展来看,特别是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在很多学科领域里面我们跟世界上差不多处在一个同平线的起跑线上。在这样的背景下,在某些学科,我们达到世界的先进水平,甚至在某些方面领跑世界水平是可能的。

  但是大家都知道十年树树、百年树人,一个高水平大学的整体建设,它的文化水平、它的办学风格,它得到世界的认可,还是需要一个艰苦努力的时间的。

  董倩:

  那好我们再说关于人才,您觉得对于这样一所刚刚创立的大学来说,它的这种好的优秀的极其顶尖人才的引进对它有多重要?因为关于人才引进,我们也看到了这个西湖大学它的目标是,面向全球在招聘领军人才和青年科学家。您怎么看这个顶尖人才,对于这所学校能够顺利发展的重要性。

  袁振国:

  当然人才是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特别是高水平大学的生命,这个大家都是非常明白的。那么现在人才的引进,我想主要取决于三个条件。第一个你的薪酬,这个是全世界现在都是不惜血本的挖人,在这情况下,你们有吸引力是很难想象的;

  第二个人才他来了,他不是冲着钱来的,他只要有了中意的生活以后,他更关心的是他事业的发展,他的平台的出成果的可能性。

  第三个作为一所大学他需要有一个,舒适的环境,整个他的后勤的保障,那么这一点教育部把它作为重点支持的学校,浙江省杭州市也都表达了全力支持的这样一种态度和政策的配套力决心。从这种意义上来讲,我相信它的人才的吸引,一定是有吸引力有力量的。

  董倩:

  好的,袁主任待会儿会有更多的问题给您。

  其实西湖大学我们之所以关注它,是因为它在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改革方面,在进行进一步的尝试,而它绝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我们不妨回顾一下这些年来,我们所进行的城市。

  (播放短片四)

  施一公:

  我们希望用最优秀的师资培养最优秀的学生,打造一流的成果,在这方面我相信不仅不需要百年,也不需要十年,因为很简单,等到博士生毕业的时候,他的成果就出来了。

  解说:

  博士生,是西湖大学人才培养的起点。在西湖大学正式成立之前,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作为西湖大学办学的依托主体和前身,已经在2017年就招收了第一批博士生,一共19名。西湖大学称他们为:西湖一期。

  施一公:

  我们的学生还是我们的教授,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怀着一个共同的梦想和理想,因为他们有很多学校可以选择,之所以选择西湖大学,我相信他们心里是有认同感。

  解说:

  程纯,就是19名“西湖一期”中的一位博士生,他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去年考入当时的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攻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西湖大学首届博士研究生 程纯:

  它定位于创建一个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的这样一个新型的大学,这是我非常向往的。再一个是我看到了学校师资团队,他们都是从海外归国的科研人员,就是导师这样的研究水平是让我折服的,所以我当时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报考西湖大学的博士。

  解说:

  西湖大学的创立,在国内高等院校中有很多独特之处,其中就包括要加强学科交叉,而这也是让程纯在科研过程中感受最特别的地方。

  程纯:

  我举一个例子吧,比如说我们计算机专业的话,可能会和生物专业的课题组进行交流,帮助他们在生物信息,包括大数据的处理方面提供一些帮助。会激发出更多的新的想法。

  解说:

  目前,西湖大学第二批博士研究生的招生工作已经启动,计划录取130人。与此同时,西湖大学已完成了六次全球招聘,拟聘任学术人才58人。眼下的西湖大学,一切都还是刚刚开始,但它的未来,却让在这里就读的学生们充满希望。

  程纯:

  我们的PI(导师),因为他们都比较年轻,他们代表的并不是说他们当前的学术权威,而更看重的是PI未来科研的潜力,这是让我们学生非常信服的一个方面。

  解说:

  就在今天,当一所新大学诞生的时候,很多人也将它与南方科技大学来作比较。2011年,一度被誉为教育改革先锋的南方科技大学开学。当时,创建之初,学校想要实现“去行政化”、教授治校等理念,让其备受舆论关注。然而,近年来,南科大还是逐渐采取了传统管理模式,学校也变回了厅局级的事业单位。

  时任南方科技大学校长 朱清时:

  这些不能说是南科大去行政化失败,因为中国的国情我们还需要这样的干部的,能够跟上级党委或市政府保持密切联系,争取各项支持。

  解说:

  刚刚问世的西湖大学是否能超越南方科技大学,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做出新的有益探索?这是如今许多人关心的话题。

  (电话连线)

  董倩:

  说实话,今天施一公校长在开幕式后说的那些话,在很多年前2011年朱清时校长似乎也曾经说过,但是朱清时校长当他离任的时候,有一些问题、有一些目标他自己并没有达到。那好了,今天成立的西湖大学怎么能够避免,南方科技大学曾经遇到过的种种障碍还有问题。我们继续连线袁主任。

  袁主任您看,如果说西湖大学能够更加锐意的去改革去创新并且实现它的目标的话,怎么去避免或者说克服南科大曾经遇到的一些障碍。

  袁振国:

  我觉得南科大的探索是非常成功的,我去过南科大多次,南科大跟当初的一些想法有一些变化,根据这个形式做了一些调整,但是保留了很多创新的东西,保留了很多现在体现出他特色的东西。

  那么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西湖大学有很多的创造性的想法,现在的这个条件比当时又有了很多的可以借鉴和学习的地方,那么他们现在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在人才引进之后更重要的是有这样一个磨合的办法,让我们来自各个地方,不同的来的学者能够迅速的形成一个良好的共同的文化环境。

  董倩:

  好,谢谢袁主任。今天我们关注西湖大学迈出的这一步,其实大家更能感受到的是这种高校更加国际化的气息,其实大家更关注的是未来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会走向哪里,继续关注。

  (播放短片五)

  解说:

  吸引全球人才,让中国的大学更加国际化,近几年来,一些国内外的教育机构已经开始了这样的尝试。

  2012年10月16日 新闻:

  由华东师范大学和美国纽约大学合作创办的上海纽约大学昨天(15日)宣布正式成立。作为第一所中美合作成立拥有独立法人的国际化大学,上海纽约大学是中国“985”重点院校和美国一流大学的首次合作办学。

  解说:

  上海纽约大学的建设目标是成为一所世界级的、多元文化融合、文理工学科兼有的研究型大学。在中国内地学生的招生方式上,上海纽约大学采用多元评价体系,结合学生的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评价,进行自主招生。在培养方式上,也提供更多元的选择。

  2012年10月16日 新闻:

  上海纽约大学校长 俞立中:

  在一二年级的时候它是不分专业的,主要是通识课程,这个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打下一个更加宽泛的知识平台。

  解说:

  事实上,在上海纽约大学成立之前,中国已经有了宁波诺丁汉大学和西交利物浦大学两所中外合作独立大学。

  而在“请进来”的同时,中国高等教育也在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就在今年3月25号,北京大学英国校区在英国牛津郡正式启动。

  北京大学英国校区主任 刘芍佳:

  北京大学在英国建立校区的重要意义在于,它能更好的促进对中国的了解,包括经济和文化方面。同时,北京大学作为中国的顶尖学府,能够推动教育的流动不仅仅是从西方流到东方,也要从东方流向西方。

  解说:

  刘芍佳表示,北大英国校区是中国高校在发达国家设立的第一个独立投资、独立管理、拥有独立品牌的高校校区。而教育界也用“史无前例”来形容它的创办。

  北大英国校区的首批学生主要来自英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在这里,他们将修读金融学、管理学、经济学硕士,他们会先后在北大英国校区和北大深圳研究生院学习。校区将开设许多具有中国元素的金融与经管课程,学生们可以更好地观察中国的改革发展实践。

  金融学教授卡罗尔·亚历山大:

  在这个校区的学习将给他们(英国学生)带来他们所需要的接触交际圈,有兴趣雇佣他们的公司,他们也可以借此至少是短期内离开英国去中国。我知道已经有年轻人选择这条路了,我认为这只是个开始,未来会形成潮流。

  解说:

  不仅吸引国外学生,北大英国校区也将为北大学生访学和接触英国一流学者提供机会。而学校选址在牛津大学所在的牛津郡,也便利了中国学生感受牛津大学的氛围和文化。

  刘芍佳:

  我认为最优秀的中国学生,需要这样的感染和影响来使他们自身更加的国际化。

  (电话连线)

  董倩:

  通过短片我们也了解了,这些年来不管是引进来还是走出去,大学、老师、学生都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探索,接下来我们继续来连线袁主任。袁主任您觉得这种高等教育的各种各样的探索,它透露出来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变化?

  袁振国:

  我想这个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整个的社会发展的一个最大的共同特点,就是全球化的进程在深化,国际化的进程在深化。从学生的角度来说,从大学的角度来说它的核心、它的灵魂是创新,它的最重要的渠道就是交流,学术交流、学生交流,没有交流就没有学术。所以我们现在不管是请进来还是走出去,都是在交流的深度和广度上不断的拓展。

  董倩:

  那您说,袁主任就我们现在总是在说现代大学制度,如果想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我们处在当下,怎么去更好的要因势利导,要利用这种形势去发展自己的高等教育。

  袁振国:

  现在我们的中国教育的发展,到了这样一个历史阶段,就是第一个我们要认清我们自己的功能和定位,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的办学的方向。同时我们要敞开大门积极的吸引外国的先进的理念和办学经验。第三个,我们要从实践当中去寻求我们的资源来拓展我们的事业,来创造我们的前景。

  董倩:

  您觉得还能在哪些方面,您就举一个方面,在哪些方面还应当加强。

  袁振国:

  我想我们高等教育的发展在现代大学制度方面,最重要的还是体制机制,要有进一步的创新,要有进一步改革的更大胆的探索。在扩大高等学校自主权这个方面,怎么做好“放管服”更好的结合,这一定是我们的重点。

  董倩:

  好的,非常感谢袁主任。其实西湖大学作为对高等教育改革所做的这种改革和尝试,做的每往前走一步我们都是鼓励和支持的,希望它能有一个好的开始,更有一个好的探索、好的过程,能结出好的果子。

  好,感谢您收看本期节目,再见。

【免责声明】1.本网站所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站不对其版权负责。如果发现有侵犯您知识产权的文章请与本网站取得联系,以便修改或删除;2.本网站所载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