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热度人物
市场降准呼声又起?李稻葵:降准可能性不大
2017-10-08   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客户端9月18日电(罗琨) 随着银行体系超储率持续走低,人民币对美元迅速升值,市场关于降准的呼声再度此起彼伏。不过,清华大学教授、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前任委员李稻葵向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表示,目前降准可能性不大。他认为降准是一个普遍洒水、漫灌的形式,其精准性不够,而央行有其他大量办法更加精准地调节流动性。

  降准精准性不够

  近期有市场分析指出,伴随着同业市场和表外业务的规范和监管加强,货币乘数有减少的趋势。中国要维持当前的高货币乘数态势,将越来越难。在这种状况下,尽管信号意义很强,央行要维持货币增长的平稳,降准将是不得已的选择。

  路透近期公布的调查称,受访机构估量,中国央行或在明年一季度下调法定存款预备金率0.5个百分点,由目前的17%调降至16.5%。

  央行公布的数据也显示,近期超额准备金率已降至历史较低水平。在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披露的6月末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为1.4%。根据央行数据,2001年以来,超额准备金率的中位数为2.45%,均值为3.15%。

  在人民币汇率趋势性回升、去同业化的背景下,“降准”是否需要重新提上央行议事日程?李稻葵指出,降准对流动性的调节精准性不够,而央行有其他大量办法更加精准地调节流动性。因此,目前降准的可能性仍不大。

  “其他大量办法”即包括央行在公开市场的一系列货币政策工具。近期,央行也通过“削峰填谷”的操作对流动性进行维稳。9月以来,截至发稿,央行在公开市场实现净投放1950亿元。

  中国经济有望回7时代

  历史上,货币政策对基本面有一定领先性,降准通常开启于经济全面下行前夕。中信证券(600030,股吧)报告指出,2000年以来,我国共经历两次降准周期,分别始于2008年9月和2011年11月。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外需于2008年10月起明显走弱,但央行已于2008年9月25日率先降准。受欧债危机影响,我国出口欧盟金额累计同比于2012年1月骤降,央行同样先行一步,于2011年12月开启降准。

  
清华大学教授、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前任委员李稻葵。主办方供图
清华大学教授、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前任委员李稻葵。主办方供图

  在近期召开的“2017金融街(000402,股吧)论坛”上,李稻葵指出,今年全年中国经济增速预计为6.9%,明年将有望达到7.0%或7.1%。经济增速回升的最主要原因是,经过三四年艰苦调整后,去产能工作已逐步发挥作用,尤其钢铁、水泥、煤炭等主要工业品去产能工作推进顺利。

  李稻葵认为,在宏观经济稳定、实体经济恢复、重视风险防控的大前提下,中国和世界经济、金融发展趋势将基本保持同步,宏观经济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走向亦将同步。

  此前李稻葵在博鳌亚洲论坛2017年年会分论坛“货币政策的"度"上表示,超级宽松的货币政策就像“宿醉后第二天早上的咖啡”,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在经济出现大幅下滑的时候非常有意义,所以前几年世界各国的货币政策都是非常必要的。在几年的宽松货币政策之后,现在需要考虑的是,如何从这种宽松的货币政策中撤出,需要提防宽松货币政策撤出时出现过度的通胀。(中新经纬APP)

【免责声明】1.本网站所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站不对其版权负责。如果发现有侵犯您知识产权的文章请与本网站取得联系,以便修改或删除;2.本网站所载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